厚職網(www.bangbei88.com)帶你公職上岸
在線題庫請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 厚職題庫 行測、時政、公基必考題庫精準押題
點擊獲取: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導讀】厚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全國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時間、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備考資料。【點此領取電子版考試資料】。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houzhigk,隨時獲取公務員事業編考試資訊。當前文章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2020天津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招聘考試《綜合能力測試》試題(主觀題部分)
一、給定資料
資料1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1月2日,國務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資料2
2020年5月8日晚7點,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李錦柱聯合波動體育創始人陳理,在直播平臺一起為小崗村帶貨。他們面對鏡頭,化身主播,為小崗村的農特產品進行宣傳推廣。短短兩個小時的觀看直播人數近5萬人次,銷售額突破30萬元。李錦柱書記和陳理“邊吃邊聊”,集中展示、現場品評小崗村的農特產品。為了能增加網友的參與感,本次直播地點選擇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農村改革“大包干”發源地——小崗村當年農家,以溯源直播的方式為網友帶來“淳樸味道”。“搶光了”“賣完了”“瞬間被搶空了”······李書記這位“帶貨官”每每話音剛落,推廣的美味就被搶購一空。如果說美味靠實力受寵,那么網友踴躍下單,則讓人看到了一顆顆支持小崗村的心。
本次直播從晚上7點開始持續到9點結束,小崗村第一書記全程帶貨,變身網紅達人,面對網友各種靈魂拷問,金句迭出。在直播推薦中妙語連珠、如數珍寶,向廣大網民大力推薦小崗村的名優特產和旅游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小崗村、走近小崗村。值得一提的是,這場直播不僅僅給大家展現了小崗村的農特產品,直播間里還請到了“大包干”帶頭人嚴俊昌、與李錦柱書記共同參與70周年國慶大閱兵游行的兩位小崗花鼓姑娘、鳳陽馬拉松協會會長陸永兵等4位嘉賓一起講好小崗故事,同時小崗村鳳陽花鼓表演藝術家還在直播間里給大家帶來了最原生態的鳳陽花鼓表演。
資料3
2020年5月1日一大早,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村民羅小英的手機里收到一條提示:“您關注的@岫云村李君更新了一條視頻。”“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這方面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都可以留言,我希望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形成相對較細的建議,提交到全國人大。”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正通過某短視頻App和村民對話。視頻里,村民們積極建言,同時訴說著這幾年村里的變化。
近年來,在李君的帶領下,岫云村借助互聯網,探索出“遠山結親”“共享養豬”等脫貧幫扶新思路,從秦巴山區的一個窮山村變成一個發展生態農業的幸福村。不久前,岫云村又傳出好消息——成功創建四川省首批鄉村振興示范村。
與此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岫云村生態農產品的主要銷售窗口——成都岫云村湯館歇業。老百姓養殖的雞鴨遭遇銷售難,李君帶領著村民跑客戶、簽訂單、拓展網絡銷售渠道,總算渡過了難關。
“脫貧攻堅目前還存在一些瓶頸,比如扶貧主體力量較弱、扶貧產業同質化、農產品后端市場的政策利好較少等。”李君希望今年能加大政策、金融等綜合扶持,吸引年輕人回到鄉村,形成帶頭力量,提高扶貧力量的可持續性。
“近年來,一些貧困村看到收益高的產業便一哄而上,忽視了市場需求的有限性,投產后供需失衡,導致‘扶貧產業不扶貧’的現象。"李君感慨,地方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發展“小而美、小而精”的產業,切忌盲目追求“大而全”。同時,李君也希望政府適當加大對小農戶的獎補力度,培育一批服務小農戶、對接小農戶需求、帶動小農戶生產銷售的社會化主體,最大程度發揮小農戶的積極性。
此外,李君對“國家糧食安全”這一話題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認為,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前提,也是各國老百姓的基本訴求。“全國農村現在到底有多少撂荒土地還缺乏準確、統一的數據。"李君提出,針對農村土地撂荒的具體情況應全面開展普查,并確保數據真實性。在此基礎上,對于撂荒土地的處置要出臺新的規定,建議撂荒2年以上的基本農田,村集體應無償收回承包經營權。
資料4
近日,第二屆海南海口火山石斛文化節新聞發布會暨石斛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啟動儀式在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斌騰村舉行。活動標志著海口火山石斛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行動全面啟動,當地將運用“5+N”共創共贏模式,建立有效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提升石斛品牌價值,做精、做強、做大石斛健康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根據羊山地區鄉村經濟社會現狀,海南石斛公司探索出海南石斛“5+N”共創共贏模式。“5”代表五位一體,即“政府+企業+村兩委(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小組(村經濟社)+村民”;“N”代表一二三產業,包括石斛特色種植加工、休閑旅游、石斛健康餐飲民宿、食養文化體驗、自然健康養生、旅居養老服務等海南特色產業和農村新型服務業。針對不同的“N”(產業),根據產業自身的特性和各方資源投入情況,以服務型、合作型、參股型等合作方式,參與利益分配,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近年來,海口市政府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充分利用豐富的火山石資源,帶領農民發展原生態火山石斛種植,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科學種植管理水平,推動三產融合,鄉村產業振興的步子越走越穩。
在斌騰村,樹上、火山石上都長滿了石斛,石斛花開,煞是好看。自2013年石斛產業入駐斌騰村以來,發展原生態石斛種植800多畝,建設種苗中心200多畝。斌騰村按照“不砍樹、不占地,讓美麗生錢”的要求,利用檳榔樹、椰子樹、沉香樹等林木,發展石斛仿野生種植,在石斛產業帶動下已實現整村脫貧。
“石斛,顧名思義就是長在石頭上的植物。”海南石斛健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石斛公司)董事長彭貴陽介紹,石解種下后可連續采摘15年,第4年達到豐產期,每畝產量約100公斤,公司以200元/公斤鮮條的價格保底收購。在火山石上種植石斛,對當地農民來說只做加法,所用土地幾乎都是村民之前無法耕種、雜草叢生的石頭荒地,原有產業基本不受影響,農民基本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多掙錢。
“我們是全國獨有的火山石斛,真正做到了人無我有。”彭貴陽稱,海口羊山地區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加上當地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攝氏度左右,石斛可全年溫潤生長。同時因海口的火山巖不含重金屬,且富含硒等多種微量元素,石斛活性成分均是國家藥典標準的1.5倍。目前,“海口火山石斛”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榮獲中國石斛行業領軍品牌等榮譽,是海口市十大農業品牌之一。
兩年多來,海南石斛公司扎實推進高標準火山石斛園建設,進一步擴大石斛種植規模,提高石斛種植各環節自動化水平,種植面積已超過2100畝,帶動農戶800多戶。力爭3年內實現種植面積1萬畝,帶動農戶4000戶以上。
今年,在海口市政府的支持下,海南石斛公司全面啟動斌騰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鼓勵農戶以林地、土地等生產資料入股,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使石斛產業成為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海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梁其海表示,海口市即將出臺石斛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利用當地火山石資源發展石斛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尋求新路徑,大力發展熱帶特色優勢產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增加農民收入。
資料5
近日,山東省駐棲霞市亭口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駐派地,以衣家村為中心,共包含8個村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里,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柳夼、馬家瑤、林家村3個村子中機器轟鳴,正為備戰抗旱打深水井;衣家村勞動力全部出動,有的在山上忙著合作社生產項目,有的在村里整治村容;占疃村黨支部書記丁永財帶著村民在剛流轉的20畝田地里平整土地,準備上馬育苗項目······
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以來,緊緊抓住農村黨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以黨建為統領,力促鄉村全面振興。只一年時間,黨建“火車頭”作用發揮明顯,目前服務隊已吸引各方投資3900多萬元,為整個片區組織建設、產業布局和生態治理帶來巨大改變,服務片區面貌煥然一新。
鄉村振興服務隊剛來服務片區時,各村黨組織渙散,黨建陣地設施陳舊,有的村“兩委”辦公室窗破屋漏,屋里無處可坐,有的甚至沒地方辦公。“省城來的服務隊,能給村里做點啥?”老百姓也投來懷疑的目光。經過大量走訪調研,服務隊隊長、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監察局政委孫華與鎮黨委一起召開村黨支部書記會議,他說:“鄉村振興核心在基層黨支部,依靠的是全體村民的力量,首先要把黨旗豎起來,讓老百姓看到希望,有所依靠。”
很快,“黨徽戴胸前”成為每位黨員的自覺行為,村里廣播也傳出越來越多來自黨支部的聲音。服務隊多方籌資180萬元,新建、翻新村黨支部辦公場所,并為8個村的辦公室、會議室和活動室統一配備規范化辦公桌椅、黨建展板和宣傳欄等,村村做到了“看有形象、聽有聲音、學習有桌椅、活動有場地”。老黨員馬玉安感概道:“這下可有家了!”老百姓也紛紛點頭:“這才像個黨支部的樣子。”
服務隊以“衣家經驗”為基礎,在服務片區普及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體,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黨支部號召力與帶頭作用。在此基礎上,成立以衣家村為中心的示范片區聯合黨總支,統籌規劃協調各村資源,以強帶弱、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在調研走訪查擺出的一大堆問題中,隊長孫華看出了門道。他找來亭口鎮黨委書記史大磊,一起從問題堆里扯出幾條讓農村農民“卡脖子”的難事來。農村畏旱如虎,幾百年來村民飲水無保障,灌溉靠老天,近兩三年每年都有因旱枯死的果樹。崎嶇的山路與電力的不足也限制了產業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問題找準了,思路就明晰了——從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入手。
首先向地下要水,優先解決“吃水難”問題。服務隊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到2019年5月,服務片區8個村,村村都打了一眼深水井,并安上凈水設備,保證農民吃上干凈安全的井水。此事立馬贏得鄉親贊譽,村民態度發生了變化,參與村里勞動的積極性高漲。
2019年,棲霞遭遇罕見旱災,服務隊立身迎戰,投資420萬元科學布點,打下深水灌溉井10眼;變災情為契機,趁天旱庫干,清淤水庫水塘11處,新建水塘2個,整個片區新增庫容7.1萬立方米;以村為點,以片為面,點面結合,形成小旱各自解決,大旱利用大型水庫梯次補充的農田灌溉網絡;積極推進“一滴水”合作社,將現代微噴灌溉引入農業生產,節水、省錢又省工。
在產業振興上,服務隊制定近、中、遠期目標,由易到難,自身資源挖掘與外部資金支持相結合,傳統產業模式和現代技術改良相結合,地域區位優勢與外部市場需求相結合,既兼顧眼前利益,又著眼長遠前景,發展了“黑白紅綠藍”五彩產業。“黑”即藏香豬養殖。依托衣家村山高林密優勢,對山體保護性開發,建設藏香豬養殖基地,一年創收突破20萬元。“白”即玉木耳種植。成立公司,并引進木耳企業簽訂產購銷協議,目前已建好10個木耳大棚。“紅”即大櫻桃示范園項目。建設大櫻桃標化種植基地和批發市場,開發大櫻桃品牌資源。“綠”即鄉村旅游,規劃集觀光采摘、休閑垂釣、農家樂為一體的旅游線路,并投入70萬元建設復興村民宿食堂。“藍”即飲用水開發。引進企業投資400萬元,開發衣家村和復興村優質礦泉水資源。
產業做起來,人才要跟上。服務隊把外面專家請進來,手把手傳經授業;把自家人才送出去,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好政策吸引了有志青年回鄉創業,大學畢業后曾在上海打拼多年的衣家村返鄉青年衣凱林說:“看到煙臺市金融機構在衣家村投資合作的大手筆,還有家鄉一兩年來的巨大變化,感到國家對鄉村振興高度重視,還有農村發展的美好前景。這里是可以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該留這個花芽,枝條這么拉枝定位······”近日,在浙江省云和縣霧溪鄉岙頭村村民宋建金的30多畝云和雪梨基地里,黨員服務專員金立云一邊對梨樹整形修剪,一邊教農戶該留哪個枝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地春耕春種生產受到影響。為全力抓好農業生產保供,云和縣抽調56名黨員干部,組建9支黨員服務隊,每支隊伍由“1名科級領導干部+幾名農業技術專家+幾名年輕干部”組成,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播種、采摘茶葉等,幫助農民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提高耕作水平。服務隊采取組團式、蹲點式等服務方式,開展“聯村、聯企、聯基地,送政策、送技術、送幫扶,落實防疫措施、生產措施、發展措施”的“三聯三送三落實”活動,全力解決農業生產最需要、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抓緊恢復農業生產,目前已開展服務152人次,受益農戶1000余戶。
二、作答要求
(一)問題:給定資料2、3、4、5分別介紹了新時代不同農村發展的策略,請概括這些做法并總結他們的經驗。(20分)
要求:概括全面,描述準確,條理清楚,字數不超過300字。
(二)給定資料1的劃線部分提到,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請以“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1)論點明確,分析深刻;(2)論據充分,結合實際;(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800字左右。
公眾號名稱:厚職公考
掃碼關注
獲取公考資訊和資源禮包
公眾號名稱:厚職事考招聘信息
掃碼關注
推送事業單位招聘信息